• 索 引 号:
  • 备注/文号:
  • 发布机构:
  • 公文生成日期: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审计局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来源:市审计局 时间:2014-03-19 10:54

   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由三明市审计局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审计署《审计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要求,现公布《三明市审计局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附表等。联系方式:三明市审计局办公室(地址:三明市梅列区梅岭新村63幢,电话:8222492)。

   一、概述

  2013年,本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3号)以及审计署和市政府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加大公开力度,大力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3年度我局制作获取政府信息总数73条,其中:政府网站公开数72条,政府公报公开数1条。本年度我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健全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局党组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岗位的变化及时调整,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办公场所“四到位”。同时,建立完善了局党组统一领导,强化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在日常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如出现问题,涉及提供信息公开素材的科室分管领导都能主动出面,协调解决。指派专人读网,以维护和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

   2.完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为了增强行政管理活动透明度,按照中央提出的“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方便群众、有效监督、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依法行政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制定了《2013-2015年度三明市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工作措施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制定了《三明市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形式、原则、程序、协调和监督措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3.强化督促检查,定期检查考评通报。为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科,我局制定了《三明市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三明市审计局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制度》和《三明市审计局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组织得力、活动效果好的科室,及时进行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力、流于形式的,及时指导纠正,对违反公开原则,造成不良影响的,严格追究责任。

  (二)多层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1.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规范局机关日常工作管理。重点围绕决策、审计动态及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实行全面公开,保证了政务公开的顺利进行。一是人事管理事项公开。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标准、程序和纪律公开,干部竞争上岗的职位、程序、办法、要求和任职资格公开,提拔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干部年终考核及奖惩公开,干部违纪违规科理科罚公开。二是财务管理及大宗物品采购公开。修订、完善了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办公物品采购制度,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公开,年度预算公开,年度决算公开,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公开,大宗物品采购计划及执行结果公开等财务审计结果公开。三是审计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公开。对有关工作执行和督查督办情况、审计项目进度完成情况、审计信息宣传任务完成情况、审计信息化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公开。四是其他事项公开。车辆管理公开,与机关干部、职工利益密切相关及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公务事项公开。

2.加大审计工作公开力度,着力打造“阳光审计”。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目标,根据工作实际和社会公众的需求,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公开的内容。即:审计项目公开、审计程序公开、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公开、审计事项公开、审计人员监督途径及责任追究公开等,最大限度地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两年来,我局通过网站、“党务政务信息公开栏”书面公告张贴等形式公开内容326项。

(三)多形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  

  1.做好主动公开事项。对局机关概况信息、工作报告、法规公文、工作动态、人事信息、法律法规等应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都通过审计网站、《三明审计》期刊、审计简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全市审计人员和社会发布,并实行滚动更新。

  2.规范依申请公开事项。为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事项,明确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本局申请提供政务信息,可以采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书面申请,也可当面申请,并由局公开办统一办理。当面申请的,由公开办接待人员当场记录,除当场可以答复或提供的外,应及时移送承办该政务信息的有关科室,并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四)多渠道完善公开方式

  1.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近年来,我局审计信息化建设在省厅和市政府的重视下不断发展,利用网站加强审计宣传工作得到不断拓展,由此也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入。一是改版优化了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对机构领导,机构设置、内设职能部门负责人职责及联系方式、办事程序、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单位职能职责、工作动态以及相关文件都进行了公示,进一步规范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工作质量。二是加强局信息网站建设。近年来,我局积极谋划、多措并举推进全市审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市审计机关电子政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网站建设主要呈现版面新、含量高、形式多、速度快、资料全、要求细等特点,在办公自动化应用、网络建设、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质的跨越,为审计工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不定期对网站进行维护,使网站信息更加丰富,群众查询更为方便,为我局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推行数字化审计提供了网络平台。三明市审计门户网站设有政府信息公开网站链接,增加了栏目的实用性、时效性、快捷性和人性化功能。同时,市、县(区)两级审计机关还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列为审计信息化建设专项考核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之中,使电子政务工作形成了中长期发展有规划、近期建设有目标、当前工作有重点的有序发展态势。

  2.建立特约审计监督员制度。注重不断拓展外部监督形式,通过新闻媒体、市民心声、网络问政、聘请审计监督员等多种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答疑解惑、让百姓参与监督、了解审计,提升审计影响力。

  3. 整合资源,畅通信息直通渠道。这两年,我局积极研究和探索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形式、方法和新路子,使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程序、时间等力争达到统一和规范。进一步整合了县区审计局网站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不断扩大和完善与公众交互的平台,建立好信息间的关联,拓宽、畅通信息直通渠道,提高网上服务效率。

  (五)多方位落实监督保障

  1.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科室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违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产生严重后果的进行问责追究。同时,还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效能考核中,调整、细化考核标准和分值,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从而推进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2.加大政务宣传力度。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网公开信息,是近年来市政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新要求,我局按照这一要求,大力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政务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两年来,发布、更新公开信息200余条,内容涉及党政建设、审计业务等各个方面。

  3.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我局历来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采取党组中心组暨干部理论学习、开展年度集中整训、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加大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培养,建立起了一支适应审计事业发展、满足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现代社会需要的网站管理维护、信息集成发布的过硬人才队伍。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网站)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3条,其中全文电子化达100%。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情况

截至2013年底,本局尚未收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3年度及以前年度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截至2013年底,本局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受工作环境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不够及时,公开的方式不够多样,今后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上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做到及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规范要求。

附:附表1份。

            三明市审计局

            20131231

附表:

     

计量单位

2013

历年累计

主动公开文件数

73

487

其中:1、政府网站公开数

72

362

2、政府公报公开数

1

5

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总数

0

1

其中:1、当面申诉数

0

0

2、网上申诉数

0

1

3、信函申诉数

0

0

对申诉的答复总数

0

1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0

0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0

3、不予公开答复数

0

0

4、其他类型答复数

0

1

受理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数

36

173

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减免金额

0

0

接受行政申诉、举报数

0

0

行政复议数

0

0

行政诉讼数

0

0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